四、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对策措施
《纲要》实施仅剩下两年多的时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推动六新大宁德建设、跻身全省发展第二方阵,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路径。
(一)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对接转化。把握闽东苏区比照执行原中央苏区政策,6个县列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扶持范围机遇,认真抓好政策梳理、对接和争取,及时出相关配套性政策,切实将政策转化为助推发展的动力。二是着力扩大投资规模。持续抓好“五大战役”攻坚接续、“三维”项目对接转化,加快推进冶金、石化、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投资量大、带动力强的龙头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六大提升工程”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着力做大总量、调优结构。三是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开发和培育汽车、信息消费、医疗、文化、养老、家政、旅游等消费热点,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加大力度推广电子商务,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拓展营销渠道。四是强化外贸形势监测预警,加大出口退税、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支持电机电器、水产品等重点出口行业加强创新、塑造品牌,提升出口竞争力,巩固并扩大原有市场份额,拓展新兴市场。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突破临港产业。继续深化以央企名企为重点的招商对接,加快签约项目的转化落地,集中精力抓好宁德钢铁基地、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义联冶金新材料、鼎信镍合金、韩国SK集团、中聚天冠燃料乙醇、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合作项目、徐工集团合作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依托工业园区和道口、场站,加快推动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发展,培育完整产业链和配套体系。二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围绕技术提升和品牌打造,做优做强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汽摩配件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精细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林下经济,推进各县(市、区)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区及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基地)建设,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四是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高新产业等具备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培育,支持蕉城新能源科技、游艇产业、柘荣海西药城、寿宁氧化锆、古田食品生物等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形成全市支柱性产业。五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抓好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港口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建设,加快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大旅游”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六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经济重点项目的储备、推进和实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加大蕉城区旧城改造力度,启动滨海大道内侧及铁基湾围垦工程,抓好福宁北路、闽东中路、富春东路、金溪流域景观、环东湖公园景观及污水垃圾处理、城市公交场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非法买卖土地和违法违规建设清理力度,强化以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场秩序等为重点的城市综合管理,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提升中心城市整体形象。二是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各县(市、区)要找准各自发展定位,进一步拓展县城区发展空间,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产业集聚要立足实际,打造一批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区,提高县城人口、产业集聚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三是着力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步伐,落实好小城镇试点相关政策,实施好旧村复垦、增减挂钩、“三旧”改造,加快推进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商贸大镇、生态强镇等特色小城镇,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港口建设方面,支持公共码头、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建设漳湾作业区8#、9#泊位、城澳作业区1#、2#、8#、9#泊位,开工建设三都澳港区深水航道一期、白马作业区上饶码头、八尺门作业区通用泊位、城澳工作船基地和溪南作业区油储配套泊位等项目,提高港口泊位的吞吐能力。二是铁路建设方面,加快合福铁路宁德段、白马港铁路支线建设,全力推进衢宁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适时推进沿海货专和漳湾、溪南、城澳铁路支线及城际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三是公路建设方面,加快京台高速公路宁德段、沈海复线宁连高速公路宁德段、沈海复线柘荣至福安段和福寿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开工建设沈海复线福鼎贯岭至柘荣段、福安至蕉城漳湾段和屏南至古田联络线项目,加快推进溪南疏港高速公路、宁波至东莞国家高速公路福建省沙埕湾跨海大桥、宁德城澳至古田疏港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十二五末”实现“县县通高速”。同时,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及通乡镇公路提级改造,尽快实现“镇镇有干线”目标。四是机场建设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霞浦机场军民共用,努力开通宁德通往主要大城市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