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宁德人大网更新时间:2013-11-22 18:10:10

  (七)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出台贯彻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校安工程、公办幼儿园建设、城区中小学扩容工程、农村薄弱校改造等教育民生项目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幼儿入园率达94.39%,比规划目标高0.39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入园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全市提前一年全面实现“双高普九”目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完成率达83%,东侨经济开发区、福鼎市、福安市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省级验收,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初中入学率达到97.61%。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向合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81.1%提高到90%以上。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宁德师范学院新校区一期、二期工程全面完成,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验收。

  ——人才支撑体系初步形成。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环三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大力推进“引才聚智千人计划”,着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截止2012 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98万人,高技能人才2.6万人。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以来,我市共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190项以上,1个项目列入科技部“863”计划,闽东中小电机创新型产业集群列入国家创新基金扶持项目,福安被认定为国家火炬福建福安中小电机特色产业基地。闽东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闽东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闽东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列入《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2011-2015)》进行专项实施。闽东力捷迅药业无菌制剂改造列入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计划。近年来,我市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到2012年底已获批成立了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被认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企业技术中心12家,成立了闽东电机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建立了大黄鱼和电机电器2家省级重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争取到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5家,创新型企业27家,拥有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和优势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动工建设宁德市科技服务中心。

  (八)文化强市步伐加快

  ——文化建设全面提速。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服务窗口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隆重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有效保护,古田县中直村钱公宝殿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和大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宁北路戏折子戏专场演出。全市共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人,均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柘荣县成为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市图书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成投用,一批县级文化体育场馆相继建成,新建和改造激情广场示范点20个、农家书屋928家,20户以下自然村全面实现广电“村村通”。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魅力闽东”文化惠民演出常态开展,宁德市艺术馆、博物馆、闽东革命纪念馆等文化场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艺术创作水平不断提升,电影《爱在廊桥》、《为你而来》分获国家“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贡献奖,畲族舞蹈《竹响畲山》荣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

  ——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以工艺美术为重点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95亿元,比2010年增长52.3%。品牌创建进一步加强,福安市珍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银器有限公司等7个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柘荣剪纸被省政府确定为“海西柘荣剪纸基地”。发展思路更加明确,研究提出了落实好规划、政策、人才及资金“四个一”保障机制和加快推进“一条旅游精品线路、一条工艺美术街、一座茶文化城、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一个文化主题公园、一个畲族生态示范园、一个影视基地”等“七个一”工程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