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宁德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年1月4日在宁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宁德人大网更新时间:2020-3-31 15:49:08

  (二)扎实抓好2020年预算执行

  2020年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回信重要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开创新时代宁德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为了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培育新增长点。落实落细减税降费各项措施。抓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有实质性下降。进一步治理违规涉企收费,加大收费公开透明力度,畅通减税降费红利传导机制。全力支持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坚持以龙头带集聚,用好用活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天湖人才、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等方面的财税政策,支持实施“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万亩千亿”锂电新能源产业平台、“电动宁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千亿高端”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基地、“链条完善”铜材料产业集群、“高精尖新”锆镁新材料产业园区。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支持实施人才强市和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加快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支持宁德时代建设中国福建能源器件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兑现企业研发投入奖补等财税政策,支持创新引领发展,落实工业企业技改完工奖励、企业技改设备补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金融领域财政奖励、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助力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有效发挥专项债券的投资拉动作用。在公路铁路、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污染防治、港口码头、重大水利工程、城镇基础设施等领域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探索发行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择优筛选一批有一定收益、债券融资与收益能自求平衡、投资量较大、今后2-3年计划实施的公益性项目,完善前期工作,夯实发行基础,促进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严格落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主体责任,优先支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确保财政稳定运行。坚决贯彻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努力在一般性支出上做“减法”,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将节省的资金优先安排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需要。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着力推进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有效改善民生福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实施,支持基础教育内涵提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支持新建公办幼儿园和争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支持宁德师院培育硕士研究生点,统筹推进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终身教育。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建成投用“四大馆”,深化宁德大剧院、方志馆前期工作。加快宁德畲族文化园和第四批2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落实城镇职工医保省级统筹调剂政策,完善基本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 800套、续建7461套,探索建立租赁住房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扩大有效就业提供资金支持,切实减轻就业创业者和用人单位负担。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卫生补短板。有效扩充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支持开展按疾病分组和全病种收付费试点工作,努力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继续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等资金保障,支持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