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放合作成果丰硕,发展协同持续深化
预计进出口总值418亿元,增长18%,增幅高于预期目标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78亿元、增长28%。大宗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水产品、锂电池出口预计分别增长22%和268%。实际利用外资1.35亿元、增长10%,增幅高于预期目标5个百分点,青拓实业、屏南瑞幸咖啡等制造业领域利用外资0.87亿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64%;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家,累计合同外资17.86亿元、增长199.7%。提前一年完成整体通关时长减半任务,三沙港区扩大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
主动融入闽东北协同区发展,组织实施年度重大协作项目34个,宁德(福安)至福州长乐机场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山海协作进入新阶段,主导产业链项目加快向周边县域延伸布局,福鼎邦普产业园、霞浦时代一汽、古田杉杉、屏南时代、寿宁镁合金、周宁及柘荣不锈钢产业园等一批产值几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相继落地或投产,已实现主导产业各县(市、区)全覆盖,产业“裂变”与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四)财政金融高质量增长,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1.58亿元、增长10.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8亿元、增长5.3%,增幅高于预期目标4.3个和0.3个百分点,均居全省设区市首位。财政收入质量向好向优,在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税收增长拉动下,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中税收收入194.93亿元、增长13.4%,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100.16亿元、增长9.3%,税性比重分别达88%和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个和6.6个百分点,均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9亿元。
预计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000亿元,增长11.5%和15.1%,增幅均居全省设区市首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11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28.59亿元、增长25.7%,制造业票据承兑汇票余额234.36亿元、增长59.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13亿元、增长8.4%。金融不良贷款率1.16%,比年初下降0.52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低。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创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6%,“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市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比例达96.79%。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从上年初第223位上升到第76位。
(五)社会民生加大投入,发展成果持续共享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0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0元、增长9.5%,均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全市民生支出267.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78.5%。完成造福搬迁1875人,古田、屏南、寿宁实现脱贫“摘帽”,4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退出”,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新增教育学位1.9万个、医疗床位621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9%,低于控制目标1.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63%、97.55%。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481套,累计配租配售3.25万套。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7.69%。
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全面展开,清退禁养区渔排20万口、占总任务92%,提前完成藻类清退任务。新建安全生态水系50公里,出台全省地级市首部水流域保护法规,穆阳溪全国首创“智慧河湖”。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80个大气环境精准治理减排项目,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8.4%。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造林绿化6.24万亩,封山育林24.43万亩,森林抚育30.67万亩。全市所有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所有行政村完成改厕、改水和垃圾治理。
总体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向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各项目标任务,但预计有两项指标增幅与预期目标还存在差距,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预期目标3.5个百分点,主要是上年3条(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同时受用海审批、资金等制约,宁德核电5-6号机组及部分码头泊位工程等项目尚未开工,宁古高速公路延后开工,造成基础设施投资接续不足,预计同比下降12%,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我市限上零售培育不足,限下零售占比大(近70%),造成消费增长支撑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