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扎实抓好法院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
一年来,全市法院坚持以“公正文明执法”、“回顾过去,开拓未来”以及“法官学习年”等活动为主要载体,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
(一)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市法院按照中央、省委精神和市委的要求,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紧抓好。通过学习,广大干警进一步树立了立党为公、司法为民的思想。
(二)深化法院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一是认真开展机构改革工作。市法院根据法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撤销原有的告诉申诉庭和经济审判庭,新增设了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立案庭和审判监督庭,突出了大民事审判格局,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的发展。目前,各基层法院的机构改革也已顺利完成。二是狠抓班子建设。2003年是基层法院院长换届选举年,到今年1月,全市9个基层法院院长的调配工作都已完成。目前在当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基层法院的新班子工作热情高涨,各项工作都正在稳步有序开展。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市法院去年上半年还开展了竞争上岗工作,10位年轻干警通过严格公平的演讲面试、民主测评、考核公示等选拔程序,脱颖而出,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为法院工作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三是狠抓队伍建设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细化和落实。如市法院和福鼎法院都实施了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月考评通报制度,把干警当月完成的基本工作、撰写信息、宣传、调研材料情况、考勤等内容纳入量化管理,不断加强“一岗双责”责任制的检查落实,确保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大力加强学习教育,全面提高干警素质。去年是市法院决定开展的“学习年”,两级法院都制定了具体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全体干警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开展司法技能培训和指导。市法院根据最高法院的要求,对两级法院70名40岁以上55岁以下不符合学历要求的审判人员进行集中专项培训,并安排40多名审判、执行人员到上级法院培训。此外还聘请专家学者到法院讲课,采取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审判、执行和后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警的业务素质。一年来,全市法院共有50多篇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被国家级和省级刊物采用。其中由市法院执行局组织业务骨干撰写的《执行实务与创新》一书,已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精心构建法院文化,始终保持良好精神风貌。市法院坚持把构建法院文化作为推进法院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在法院局域网上开辟法官论坛,围绕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管理等焦点问题,由院领导与干警进行坦诚的交流对话,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沟通,促进院党组对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二是设立法院文化角,把一些法言法语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人生哲理,通过在网络上开辟专刊、出墙报等形式,帮助干警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手中的审判权,塑造良好的司法为民形象。三是组建法官合唱团,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演出或比赛活动,并组织演唱《法官之歌》,不断增强干警的集体荣誉感。四是发动干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此外,市法院还专门组织编辑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闪光的天平》一书,收入了近年来两级法院受到各级表彰的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让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学有榜样、赶有先进,促进全市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干部群众面前树立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
通过不断加强教育、管理与监督,全市法院广大干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违法违纪现象明显减少,2003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5件38人,比2002年下降了48%;其中立案调查6件6人,下降了33.3%。相反,涌现出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法官,共有40个集体和107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市法院刑一庭女法官张小杏同志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司法为民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体现了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和法院“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基本价值取向。一年来,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审判工作中心任务,切实转变司法观念,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一)继续健全完善特色法庭。全市法院继续健全、完善“海上巡回法庭”、“山区假日法庭”、“速裁法庭”和“城区简易法庭”等特色法庭的便民、利民诉讼措施,使它们进一步成为法院实践司法为民宗旨的典范,同时还不断拓宽便民诉讼的新路子。如福安法院简易庭在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基础上,又以争创全国“青年文明号”为目标,进一步积极探索便民服务的新举措,切实抓好审判工作,服务群众。
(二)大力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改善诉讼活动条件。在硬件建设方面,市法院积极筹措资金建起多功能的审判法庭,设立功能齐全的立案接访大厅,配置触摸式电脑方便当事人查阅资料,使法院的面貌焕然一新,为当事人提供了较好的诉讼活动场所和设施。在软件方面,实行当事人首问负责制,确保及时接访、及时立案;实行制度上墙,将审判流程管理、诉讼风险告知等制度公布在立案大厅的墙上,使当事人对诉讼流程有更明确的了解。此外,市法院还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由专门的解说员引领来宾参观办公大楼,并由院领导与来宾座谈交流,介绍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使法院审判工作更贴近社会、接近群众。
(三)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力度。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去年以来,全市法院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比如寿宁法院以乡镇司法办为依托,建立全县人民调解员联络网,向人民调解员分发联络卡,定期邀请他们旁听开庭,确保培训指导到位。福鼎法院在人民法庭推行司法联络员制度,聘请当地声望高的人民调解员作为司法联络员,以便及时、有效地调处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四)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全市法院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一是积极配合其他政法部门深入开展“禁毒”、“打黑除恶”、“打击欺行霸市”、“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法制教育,如福鼎法院在慈济中学成立法制教育基地,促进校园法制教育向经常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干警们积极采编宣传稿件在各级媒体上发表,促进广大市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同时,我们还与宁德电视台合作,继续办好“法官说法”栏目,2003年共播出27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四是深入开展以“院长接待日”为主的信访接待活动,通过法律、行政的手段,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一年来共为经济确有困难的400名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减免、缓交诉讼费和执行费近104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当事人的诉权,把司法为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