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 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隋军市长委托,现就我市宁台文化交流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近年来,我市对台文化交流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督促推动下,紧紧把握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有利时机,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的要求,加强全市对台文化交流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在对台文化交流平台搭建、品牌建设、层次拓展以及传承和创新等方面深化宁台文化交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做法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强化保障。市委、市政府对开展宁台文化交流工作高度重视,把对台文化交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委、市政府、市人大领导多次率团赴台考察,并开展对台文化交流合作活动,特别是每年举办的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市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力亲为,要求把陈靖姑文化作为我市对台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品牌来运作,市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为对台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搭建载体,打造平台。平台载体的建设是推进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根据我市对台文化资源分布与交流情况,市政府重视加强各类交流平台建设。目前,我市对台文化交流平台主要有:“6·16”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陈靖姑文化节、海峡两岸茶博会、“三月三”畲族文化节、霞浦摄影基地等。2009年10月成功举办“福建省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活动”,连续举办三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台湾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经常化的特点。2010年6月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少数民族联谊交流会;2012年4月,台湾桃园县复兴乡乡长一行24人,到蕉城开展两岸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交流;2012年7月,福鼎太姥山·快乐合唱团赴台与台湾少数民族同台表演;2013年4月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畲族文化节,这些活动有力推进了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
(三)立足特色,增强活力。在当前全省各地积极推进对台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突出我市名人、宗亲、剪纸等文化资源特色,是实现对台交流的活力所在。甘国宝名人文化研究交流不断深化,继2006年出版《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一书,2007年举办“纪念甘国宝戍台240周年书画展”,2009年举办纪念甘国宝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的基础上,2013年6月18日,屏南县甘国宝文化研究会在甘国宝故居地屏南县成立,台湾甘国宝研究会主任魏永竹以及两岸多位甘国宝研究学者和甘国宝后裔也前来参加。闽剧《七都铁项御史》,以蕉城区历史名人林聪的故事为背景,在平潭岛演出后,台商反响热烈。同时,宁台特色文化的交往更加频繁,2012年6月,台湾摄影学会理事长张庆祥组织台湾摄影家30人来宁,与宁德摄影家共同举办两岸摄影展,2012年6月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来宁开展文化采风活动。我市畲族歌舞团曾多次前往台湾、金门等地演出,充分展示宁德畲族文化民族风情风貌,为宁台文化交流增添活力。
(四)注重挖掘,培育品牌。除了打造特色文化交流之外,我们还大力挖掘以古田陈靖姑、蕉城的杨公八史、柘荣的游氏仙姑等为主的民间宗教信俗文化,注重培育民俗、民间文化交流品牌,加强与台湾交流交往,双方民间文化交流热络。近两年来,古田陈靖姑、蕉城杨公八史、柘荣游氏仙姑、屏南甘国宝、福安薛氏宗亲、城隍庙多次组团赴台开展民俗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两地亲情联系。2011年7月以来台湾马祖议长陈贵忠率信众200多人,到蕉城区赤溪镇杨公八使宫开展民俗文化考察交流活动。2012年2月,台湾马祖境天后宫主任委员董金贵率团一行102人,先后到霞浦松山天后宫、蕉城蕉南福山街天后宫等妈祖行宫进香。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为进一提升宁德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力,我市采取多种渠道加强与台湾联系,宣传宁德独具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2006年与台北市闽东北同乡会合作,组织台湾三立电视台来宁拍摄《今生必游之地—宁德》宣传片在台湾播出,影响广泛;2011年9月,台湾民众日报出版了《海西璀璨明珠—宁德》专刊,用2个全20页的专版,以台湾记者的笔锋和视角,介绍了宁德市的产业经济、人文历史、社会风貌、自然风光,在岛内出版发行后,引起了台湾各界人士的关注,提升了宁德在岛内的知名度;2012年7月,宁台两地联合拍摄的电影《为你而来》在台湾成功首映,影片充分展示了宁德陈靖姑民俗文化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美的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景观,进一步弘扬了宁德文化特色,提升了宁德文化在台湾的知晓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