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全面从严治院,建设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学实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8个专题集中学习研讨,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严检视剖析问题,坚持立行立改、上下联动,即知即改解决人民群众异地诉讼难等问题20余个。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运用,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深化“1263”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落实“大学习、深调研、敢担当、真落实”年80项重点工作任务,促进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能力提升行动和法院文化建设。加强审判业务专家培树,制定评审办法,评选全市法院首批审判业务专家5名。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针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集中授课、视频教学、庭审观摩、案例研讨等形式举办培训班15期883人次,积极推送业务骨干参加省级以上培训118人次。加强精品案例、优秀庭审工作,全市法院26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度案例,1件行政补偿案件庭审获评首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开展“四个标兵”评选,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和老干部作用,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培育积极健康法院文化,市法院建成“一亭两馆两长廊”,举办“祖国万岁”文艺晚会和“公信杯”篮球赛,由干警作词演唱的《知心法官》获全国法院优秀原创歌曲三等奖,全市法院100个集体和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推进作风纪律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制定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20条措施。在全市法院集中开展“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警示教育暨以案促改”活动和违规经商营利、案件久拖不决问题等“五个专项治理”,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市法院对古田、屏南、柘荣、福鼎等法院开展司法巡查督察,常态化推进网上作风纪律督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规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干警违纪违法案件13件13人。
六、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法院工作和重要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全市法院就民事执行、刑事审判、人民陪审员等工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作了15次专项报告,认真落实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市政协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活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召开专题交办会,逐件跟踪落实,办复代表建议11件、委员提案10件、人大常委会交办件59件。完善走访调研、专项视察、邀请参加重要会议、旁听庭审、参与调解、见证执行、发送短信微信和寄送信息简报等常态化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络、通报工作制度。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及时办理检察建议,审结检察机关抗诉再审案件7件,改判、发回重审2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各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职能作用发挥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新任务新要求仍有差距;二是司法工作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多样多元司法需求,有的案件质效还不高,解决执行难、涉诉信访问题还需持续加力;三是司法改革任务落地落实还不平衡,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融合程度还不高;四是干警违纪违法问题还时有发生,法院队伍建设和对基层法院的监督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主要任务
2020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宁德撤地设市20周年。全市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上级法院工作要求,依法忠诚履职,大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要强化政治建设,牢牢把握人民法院工作正确方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突破、战胜新挑战、取得新成效,坚守法治信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要加强服务保障,促进新时代新宁德高质量发展。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走出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强化司法职能,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加大服务保障锂电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力度,妥善处理发展海洋经济产业和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等矛盾纠纷,提升司法保障实效。严惩各类刑事犯罪,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民商事审判,创新推进行政审判和涉生态、涉台、涉军维权、金融破产等工作,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优质营商环境、稳定社会环境、公正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