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宁德市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2年8月29日在宁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作者:刘宗廷文章来源:宁德网更新时间:2012-9-2 8:21:27

  宁德人大网消息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面对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复苏很不确定、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增长潜力减弱等不利因素,各级财税部门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部门配合,强化任务落实,强化分析预测,强化收入调度,实现财政收入“双过半”。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同时,有效保障各项惠民、惠农等重点支出和法定支出的资金需要,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2.28亿元,占年初预算54.6%,超序时进度4.6个百分点,同比增收11.05亿元,增长26.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4.26亿元,占年初预算56.5%,超序时进度6.5个百分点,同比增收7.4亿元,增长27.6%;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8.02亿元,占年初预算的51.2%,同比增收3.65亿元,增长25.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59.53亿元,占年初预算数65.2%,同比增支11.64亿元,增长24.3%。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0.81亿元,占年初预算的37.3%,同比减收8.33亿元,下降28.6%。基金支出完成33.06亿元,占年初预算数60.5%,同比增支4.83亿元,增长17.1%。

  (二)市本级财政收支情况

  上半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6.36亿元,占年初预算58.3%,同比增收1.44亿元,增长29.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28亿元,占年初预算61.6%,同比增收1.23亿元,增长40.2%;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08亿元,占年初预算数52.5%,同比增收0.22亿元,增长11.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4亿元,占年初预算数45.7%,比上年同期增支3654万元,增长8.5%。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08亿元,占年初预算58.8%,同比增收0.82亿元,增长15.6%。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99亿元,占年初预算67.7%,同比减支2.03亿元,下降22.5%。

  二、上半年预算执行特点

  (一)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2.28亿元,占年初预算54.6%,超序时进度4.6个百分点,超收4.39亿元。除东侨短收605万元未能“双过半”外,市本级和其他县(市、区)均实现 “双过半”。其中:超收较多的有市本级、蕉城、福安、霞浦、古田、屏南和寿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年初预算56.5%,超序时进度6.5个百分点,超收3.96亿元。除东侨短收4108万元未能“双过半”外,市本级和其他县(市、区)均实现 “双过半”。其中:超收较多的有市本级、蕉城、福安、霞浦、古田、屏南和寿宁。

  (二)部分主体税种降幅明显

  上半年,全市主体税种收入完成34.15亿元,同比增收5.59亿元,增长19.6%,比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比全省主体税种收入平均增幅高5.8个百分点。在主体税种中,由于建材、有色金属、电机电器和电力等行业增收形势较好,以及“免、抵、调”增值税指标增加较多的共同拉动,增值税同比增收1.07亿元,增长42.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22.8个百分点,但其他税种的增幅均出现大幅回落。具体是:营业税增收0.61亿元,增长8.1%,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8.2个百分点,主要是建筑行业和其他行业营业税增幅回落较大的影响。企业所得税(100%)完成7.43亿元,增长10.1%,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60.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速减缓、企业效益下降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的影响,以致电机电器、交通运输设备、电力企业和房地产等行业企业所得税的增幅出现大幅回落。个人所得税(100%)完成3.6亿元,下降0.5%,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33.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个税新政出台,影响工资薪金所得税大幅减收。

  (三)县级收入增收差别较大

  上半年,县级财政收入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大部分县(市、区)的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中一次性因素拉动,而与经济高度关联的主体税收,拉动作用不足,收入增收结构差异较大。具体情况是:

  财政收入总量居前的福安和福鼎,虽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收入增收的权重主要在于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中一次性收入。其中:福安市增长32.6%,其中非税收入增收1.23亿元,其增收贡献率达53.7%;福鼎市增长24.1%,其中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共增收1.04亿元,影响地方级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总量居中的东侨、蕉城、霞浦和古田,除东侨区因房地产行业税收大幅下降,影响其地方级收入持续负增长外,其他县(区)财政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蕉城区增长34%,其主体税种收入贡献达44.2%,地方小税种的贡献达40.8%;霞浦增长22%,其主体税种收入贡献达26.7%,地方小税种的贡献达35.8%;古田增长30.3%,其主体税种收入贡献达37.8%,地方小税种的贡献达17.9%。

  财政收入总量相对靠后的屏南、寿宁、周宁和柘荣,除寿宁主体税收拉动作用较大外,其他县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拉动。其中:屏南县增长22.4%,主要是非税收入增收0.18亿元,影响地方级收入增长18.8个百分点,其税收仅增长5.4%;周宁县增长28.9%,其耕地占用税增收0.16亿元、非税收入增收0.12亿元,两项收入共拉动地方级收入增长33.3%;柘荣县增长速度23.5%,其非税收入增收0.12亿元,占地方级收入增收额的90.8%,税收仅增长2.6%。

  (四)市本级税收增幅创近年同期最好水平

  上半年,市本级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3.31亿元,增收1.07亿元,增长47.9%,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创近年同期最好水平。地方级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4%,比上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地方级税性收入占比3.9个百分点。分项目情况看,增收较多的主要是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增收0.5亿元和0.36亿元,两者的增收额共占地方级税收增收额的79.8%,拉动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1个百分点。

  (五)财政支出重点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以来,由于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增收难度加大,而民生工程、重点建设、公务员津补贴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造成资金缺口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为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惠民惠农政策的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认真执行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财政支出年度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压缩一般支出,较好地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和法定支出的资金需要。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年初预算数65.2%,增长24.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3亿元,增长27.3%;教育支出12.39亿元,增长15%;科学技术0.44亿元,增长137.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支0.68亿元,增长3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3亿元,增长10.7%;医疗卫生支出5.29亿元,增长30.4%;环境保护0.75亿元,增长12.5%;城乡社区事务1.96亿元,增长56.3%;农林水事务支出8.86亿元,增长27.2%;交通运输支出1.39亿元,增长8.4%;住房保障支出1.08亿元,增长55.9%。

  三、下一阶段工作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上半年,虽然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收入实现目标任务“双过半”,但下半年国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潜力减弱等不利因素仍将影响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各级要主动融入全省“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氛围,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克服各种畏难情绪,进一步树立“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观念,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打好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务必牢固树立“实事求是,有效增长”的意识,努力消化一次性收入因素,狠抓责任落实,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二)盯紧收入目标,继续加大收入调度力度

  要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各项工作部署,密切关注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深入分析经济、财政、税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收入征管工作中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继续强化收入调度,坚持按照不低于序时进度的要求,逐旬逐月分解落实任务,密切关注收入动态,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坚持算好时间帐、任务帐、进度帐,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收入计划落到实处,实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顺利完成市委、市政府预定的全年收入目标任务。

  (三)突出征收重点,加强纳税大户跟踪服务

  要密切财税部门协作,继续贯彻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加大税收秩序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防止税收“跑、冒、滴、漏”。继续开展经常性税源调查分析,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税收征管,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要通过内征外引,“一企一策”等方法,确保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要加强地方小税的征管,加大税收稽查力度,重点开展房地产领域和房屋租赁等薄弱环节的专项检查,确保城建税、契税等地方小税稳定增长。

  (四)服务企业发展,着力挖掘财政增收潜力

  要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有效投入,全力支持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拉动作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幅度、税收贡献等进行综合评价,培育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要针对当前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认真做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认真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清费减负政策,积极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解决好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优化支出结构,继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要按照市政府提出“四保五控”的规定,牢固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理财意识,继续按照《宁德市财政局关于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通知》(宁财预〔2011〕48号)要求,严格预算约束,管好用好有限的财力,切实把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严格控制追加,杜绝巧立名目、变换手法要求追加预算的做法。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细化支出进度考核目标,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在确保工资发放、机关秩序正常运转和重点支出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压缩支出预算盘子,努力确保市委、市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措施和财政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六)强化财政监督,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紧紧围绕公共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要求,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公共预算管理模式,建立以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以国库集中支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和以绩效评价为龙头的预算监督体系的“三位一体”的财政运行机制,搭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组织框架,分别履行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工作职责,建立起与公共财政业务体系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实现公共财政组织体系职能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流程清晰化、权力制衡化的“四化”目标,进一步确保财政管理有序、优质、高效、廉洁运转。

  上半年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减税和支出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要全面完成年初预算任务仍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继续按照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财政工作决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预算管理,扎实抓好增收节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年度预算任务的完成,为实现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