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
2016年4月28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副市长崔国辉所作的关于第十六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市政府对承办2018年第十六届省运会工作高度重视,努力推进市本级和各县(市、区)体育场馆建设,明确备战参赛目标,努力做好备战,统筹落实经费、竞赛器材购置等保障工作,积极营造办赛氛围,筹备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场馆建设进度较慢,教练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市少体校学生住宿条件亟待改善,办赛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筹备第十六届省运会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升思想认识,落实人员职责
本届省运会是我市首次承办全省最高规格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加快城市建设、提升我市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契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切实加强对各项筹备工作的领导;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筹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和人员要尽快落实到位,集中统一办公,体育部门要聘请组织赛事专业人员加强对省运会筹备过程的业务指导。同时,各县(市、区)要根据各自承担的办赛和参赛任务,成立相应的筹备工作机构,制订具体的筹备工作方案和计划,确保与市里各项筹备工作同步开展、同步推进。
二、加快场馆建设,确保序时推进
第十六届省运会拟于2018年10月开幕,距今只剩30个月时间,各项筹备工作特别是场馆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盯紧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任务具体化、明细化,采取有力措施,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场馆建设如期完工。要重视和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做好现场施工的管理、协调和监督,处理好时间进度与质量安全的关系,确保工期短、质量好、无事故。尤其对承担比赛任务的场馆,务必做好试运行工作,确保场馆各项指标符合竞赛标准。同时,要加快推进接待宾馆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保障省运会住宿需求。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竞训工作
市、县有关部门要按照参赛要求,做好各项备战工作。要制订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引进计划,尤其要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引进高水平教练员,科学组织选拔运动员,并通过严格训练、科学训练、强项训练,积极参加各类赛事,着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我市重点项目的备战实力。同时,要努力改善少体校环境,创造良好竞训条件,并提高有关体育竞赛和运动员输送奖励标准,充分调动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鼓励运动员、教练员创先争优。
四、加大筹资力度,用好相关资源
要加强市场化运作,节约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借鉴国家级和省级体育赛事市场运作经验做法,筹备成立市国有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做好我市筹办省运会相关广告、赞助、场所经营等市场运作事宜。同时,要从产业发展层面推进全市场馆的建设运营管理,积极向省里争取体育专项补助,多渠道筹措备战省运会资金。要综合利用场馆资源,鉴于省第十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将在第十六届省运会闭幕后一个月内举行,建议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沿用省运会筹委会的人员组织架构,用好现有一些资源,以利于更好推进相关工作。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办赛氛围
要积极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突出“绿色宁德、健康宁德、魅力宁德”和“全民省运、激情省运、和谐省运”理念,大力宣传省运、宣传体育、宣传宁德;要结合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文化、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动员全市人民关心、支持和参与省运会,营造浓厚的办赛氛围。
六、明确目标任务,严格督促检查
筹委会和市、县两级政府要把备战省运会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纳入议事日程和绩效管理,将任务目标再明确,时间工期再细化,责任措施再强化,狠抓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同时,要强化督查考评,严格问责追责,确保圆满完成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省运会如期顺利举行。
以上审议意见,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并自收到审议意见之日起九十日内,将研究处理情况送交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征求意见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
2016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