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监督工作计划,为加快推动第十六届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落实,并做好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筹备2018年第十六届省运会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桂华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顾问组成的调研组,于4月8日深入蕉城区和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东侨网球中心、宁德五中新校区体育馆、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等项目工地和少体校,并召开汇报座谈会,全面了解筹备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筹备工作基本情况
1、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对承办第十六届省运会工作高度重视,2014年10月就印发了《宁德市筹备第十六届省运会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廖小军为第一主任,市长隋军为主任,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为副主任的高规格筹委会,同时还成立1办12部,负责各项具体筹备工作。2014年11月,紧接着又召开首次筹委会会议暨筹备工作动员大会,对筹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序时进度和责任分工。
2、加强场馆建设。为承办2018年第十六届省运会,宁德市计划新建12个体育场馆,改造2个体育场馆。对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省运会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9月,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分别签订《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委托承办工作责任书》,对各地承办项目的比赛、训练场馆和附属设施建设等筹备工作下达任务、明确责任;2015年5月、2016年2月,市委书记廖小军、市长隋军先后两次深入市体育中心体育馆项目开展调研,对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建设和体育中心整体改造提升项目进行检查督促、协调推进,并提出具体要求。副市长王世雄多次召开省运会场馆建设和备战工作专题会,并坚持对县(市、区)场馆建设进行“一月一督查”,部署协调具体筹备工作。目前,宁德市和各县(市、区)体育场馆、运动中心建设等正努力推进。
3、努力做好备战。一是明确备战参赛目标。2015年6月,市政府印发《宁德市备战参赛福建省第十六届省运会方案》,明确备战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项目布局和各组织职能,并提出备战的相关政策措施。二是引进优秀教练员。2015年,我市在射击、足球、排球等7个项目上,共引进11名教练员,计划2016年进一步加大教练员引进力度。三是扎实做好运动员注册工作。根据《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竞赛总则》和《2015年福建省青少年儿童体育竞赛规程》,认真组织各县(市、区)文体新局做好运动员注册工作,共注册22个项目、3956人,合格人数为2677名;2016年计划注册1000人,预计本届省运会我市参赛运动员达1000多人。四是积极参加省年度锦标赛。2015年,我市选派755名运动员、113名领队和教练员,分别参加了田径、摔跤、柔道、武术套路等22个项目省锦标赛,获得带入省十六届运动会金牌1枚(摔跤)、银牌2枚(足球、羽毛球),铜牌3枚(摔跤、羽毛球、乒乓球)。同年,还举办了田径、游泳、羽毛球等9个项目市锦标赛,全市232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进一步充实了我市体育后备人才队伍。
4、统筹保障工作。一是抓好接待宾馆建设。根据测算,第十六届省运会开幕式当天,中心城区接待总量约8000人(床),但中心城区现有二星级以上酒店仅能提供床位约4300个,尚缺床位3700个。目前,我市正加快推进宁德师院新校区三期的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合计2000多个床位)以及社会福利中心、冠云轩酒店和三元颐乐园等项目(合计2100个床位)建设。二是强化经费保障。2015年,已安排集训、省赛、承办省赛补助、器材装备、运动员教练员引进、举办市级比赛、市级培训及省传统校和省重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配套补助等备战经费,共计948万元,相关经费基本落实到位;2016年,备战经费已落实1061万元。三是加快竞赛器材购置工作,2017年3月前可完成采购。
5、积极营造氛围。一是深入开展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活动。2015年,全市举办约1500场全民健身活动,其中县(市、区)举办约500场,乡镇举办约1000场。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宁德赛区)各项目比赛等大型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活动。二是全面启动媒体宣传工作。目前已在《闽东日报》《宁德晚报》开设体育专栏,并注册了“闽东体育”官方微信号,实时发布体育讯息。三是深入开展征集会歌等活动。筹备办制定了《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会徽、会歌、吉祥物、主题口号和宣传画设计的征集方案》,拟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设计方案。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场馆建设进度较慢。按照既定要求,所有场馆必须在2017年底前建成投用。从调研及各地汇总情况看,目前,宁德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完成正负零地面工程量90%,项目红线内施工道路硬化工作基本完成;市体育中心整体改造提升项目正进行方案设计,已开始拆除旧训练馆;蕉城区体育馆项目正由中船九院进行初步设计,同步推进项目前期;古田县翠屏湖水上运动中心完成工程量的60%;屏南县水上运动中心完成赛道设计和蓄水坝选址方案;周宁县体育馆完成征地工作,正在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及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寿宁县体育馆基本完成地块土石方开挖工程,完成施工招标,正在进行预算编制;福安奥体中心综合体育馆正进行财政审核工作和相关征地工作;柘荣县综合体育馆正进行工程造价编制,并进入施工和监理招标代理工作前期准备阶段;福鼎市羽毛球馆完成场地挡墙、土方石施工,施工单位已挂网招标,帆船帆板水上运动中心正进行第三层模板搭盖和水泥浇灌;霞浦县游泳馆正进行桩基施工,沙滩排球场改造正在选址,OP帆船培训基地基本完成宿舍楼、餐厅等设施建设;东侨网球中心网球场选址西陂塘公园规划区域,正进行方案设计和用地审批。从上述情况看,比赛所需场馆绝大多数仍处于规划、设计、征地、招投标等阶段,总体进度滞后。由于场馆建设涉及多个部门,需多方协调,且建设周期长、审批验收等环节多、施工过程对气候条件要求高,如遭遇持续降雨或台风等天气,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加上今年恰逢市、县、乡集中换届,在场馆建设上一些地方可能出现松懈思想。因此,目前场馆建设进展情况不容乐观。
2、教练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市少体校设有篮球、田径、射击、举重、游泳、跆拳道、柔道、体操、武术、足球、排球、皮伐艇激流回旋、OP帆板帆船、拳击、击剑、射箭、羽毛球和赛艇等18个项目,均作为省运会参赛项目,其中,摔跤、足球、拳击三项为我市夺金强项。但从教练员队伍情况看,目前市少体校共有20个编制,除工勤人员1名外,现有编制内教练18人、聘请专职教练16人,在举重、射击、跆拳道、排球、足球等项目上,均存在教练员不足的问题(见附件)。比如,摔跤项目是我市的重点和拳头项目,但摔跤队仅有1名教练,且年已54岁,训练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市在省运会上的夺金计划。同时,我市现行的有关体育竞赛和输送奖励标准制定于2008年,与其它设区市相比奖励标准偏低。比如,输送1名运动员到省体工队,对教练员的奖励,龙岩为9000元,三明、南平为6000元,宁德为3000元;输送1名运动员到省体校,对教练员的奖励,龙岩为5000元,三明为3000元,宁德为1000元,不利于提高我市教练员的积极性。
3、市少体校学生住宿条件亟待改善。少体校是培育体育人才的基地。目前,市少体校设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现有学员230人,都是备战省运会重点项目运动员。但学生住宿条件十分简陋,尤其是摔跤队,宿舍是在市体育馆顶楼简易搭盖,两间宿舍共93平方米住32名学员,除上下铺28人外,另有4人打地铺,不仅空间狭小,而且存在屋顶漏水、电线短路等严重安全隐患,不利于学员训练、学习和生活。
4、办赛氛围不够浓厚。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是对宁德综合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阅,是宁德对外形象的全景展示,但目前有关省运会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群众对省运会的知晓率较低,全民参与省运、当好东道主的氛围仍然不够浓厚,接待宾馆等配套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同时,作为全省赛事的东道主,我市缺乏体育赛事专家,在对省运会的承办、运营和赛事运行中的具体事项进行业务指导上比较薄弱。
三、下步工作意见建议
1、提升思想认识。本届省运会是我市首次承办全省最高规格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加快城市建设、提升我市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契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办优质赛会、展优美环境、创优质服务、争优秀成绩”为总目标,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力争把第十六届省运会办成“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体育盛会。
2、落实人员职责。筹办省运会涉及到场馆建设、备战训练、竞赛组织、安全保卫、环境治理、新闻宣传、活动组织、后勤保障、志愿者服务等方方面面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切实加强对各项筹备工作的领导;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筹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和人员要尽快落实到位,集中统一办公,体育部门要聘请组织赛事专业人员加强对省运会筹备过程的业务指导。同时,各县(市、区)要根据各自承担的办赛和参赛任务,成立相应的筹备工作机构,制订具体的筹备工作方案和计划,确保与市里各项筹备工作同步展开、同步推进。
3、加快场馆建设。第十六届省运会拟于2018年10月开幕,距今只剩30个月时间,各项筹备工作特别是场馆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盯紧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任务具体化、明细化,采取有力措施,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场馆建设如期完工。要重视和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做好现场施工的管理、协调和监督,处理好时间进度与质量安全的关系,确保工期短、质量好、无事故。尤其对承担比赛任务的场馆,务必做好试运行工作,确保场馆各项指标符合竞赛标准。同时,要加快推进接待宾馆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保障省运会住宿需求。
4、强化竞训工作。市、县有关部门要按照参赛要求,做好各项备战工作。要制订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引进计划,尤其要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引进高水平教练员,科学组织选拔运动员,并通过严格训练、科学训练、强项训练,积极参加各类赛事,着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我市重点项目的备战实力。同时,要努力改善少体校环境,创造良好竞训条件,并提高有关体育竞赛和运动员输送奖励标准,充分调动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鼓励运动员、教练员创先争优。
5、加大筹资力度。要借鉴国家级和省级体育赛事市场运作经验做法,筹备成立市国有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做好我市筹办省运会相关广告、赞助、场所经营等市场运作事宜。同时,要从产业发展层面推进全市场馆的建设运营管理,积极向省里争取体育专项补助,多渠道筹措备战省运会资金。
6、营造办赛氛围。要积极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突出“绿色宁德、健康宁德、魅力宁德”和“全民省运、激情省运、和谐省运”理念,大力宣传省运、宣传体育、宣传宁德;要结合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文化、全
民健身系列活动,动员全市人民关心、支持和参与省运会,营造浓厚的办赛氛围。
7、用好相关资源。为做好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我市成立了筹委会,统筹协调各项筹备工作。鉴于省第十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将在第十六届省运会闭幕后一个月内举行,建议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沿用省运会筹委会的人员组织架构,用好现有一些资源,以利于更好推进相关工作。
8、严格督促检查。筹委会和市、县两级政府要把备战省运会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纳入议事日程,将任务目标再明确,时间工期再细化,责任措施再强化,狠抓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同时,要强化督查考评,严格问责追责,确保圆满完成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省运会如期顺利举行。
附件:1、省运会比赛场馆建设进展情况汇总表
2、省运会重点项目市少体校现有教练员情况表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
筹备省运会工作调研组
2016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