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四届人大会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

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的报告(2020年10月23日在宁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宁德人大网更新时间:2020-12-4 16:05:50

  宁德人大网消息

  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董明亮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

  2018年以来,宁德市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省法院指导下,围绕开展专项斗争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依法全面履行审判职责,扎实深入推进专项斗争开展。截至今年9月,全市法院共审结一、二审涉黑恶案件及“保护伞”案件156件803人,判决生效91件445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32人。其中,依法审结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12件122人、恶势力集团犯罪案件59件356人、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件78件316人、“保护伞”案件7件9人。市法院被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评为2019年度福建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全局站位,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高位推动。市法院党组始终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始终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工作要点,先后召开党组专题会议、全市法院专项斗争动员会、推进会、分析会等32次,组织开展精准督导5次,确保上级部署要求在全市法院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确保专项斗争有力有序推进。压实责任链条。市法院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的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和“六清”行动攻坚指挥部,制定开展专项斗争和“案件清结”“黑财清底”审判执行攻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定期通报工作质效、约谈质效滞后法院领导、监督指导等制度机制,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做到两级法院同频共振,一体化推进。强化督导整改。对照中央和省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组督导反馈意见,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与细化方案4份,制定完善衔接协作、深挖彻查、司法建议等7项制度,从严抓好抓实督导“后半篇文章”,确保整改措施逐一落地见效。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对挂钩联系的柘荣县开展督导调研,指导该县专项斗争开展,并指派专门人员参加市扫黑办组织的专项督导4次,有力推动上级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提升专项斗争实效。

  (二)聚焦依法严惩,持续提升办案质效。加强统筹保障。认真预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审判执行工作的不利影响,提前部署推进看守所远程视频庭审室建设,加强与公安、检察、看守所等部门沟通协调,在全省率先完成看守所远程视频庭审室升级改造和应用,实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有效保障包括全国和省扫黑办挂牌督办涉黑案件在内的涉黑恶案件36件169人的如期审理。夯实案件质量。用足用好“三项规程”,扎实推进庭审实质化,守好法律底线,全市法院共召开庭前会议87次,专业法官会议25次,证人出庭8人次;落实刑事律师辩护全覆盖,充分保护被告人权利;对160名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着力提速增效。加强审判监督,严格审限管理,逐案建立清单台账,动态推进办案进度。自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及“保护伞”案件106件470人,审结率92.98%;审结二审涉黑恶案件及“保护伞”案件50件333人,审结率100%。其中,2018年一、二审涉黑恶案件及“保护伞”案件审结率均达100%;2019年一审审结率达96.36%,二审审结率达100%;今年1-9月份一审审结率达85.37%,二审审结率达100%,其中今年6月底前受理的一、二审案件均已在7月底前全部审结完毕,案件审理效率始终位于全省法院第一方阵。霞浦和蕉城法院攻坚克难,在既定日期内一审宣判全国扫黑办和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3个重大涉黑恶案件。

  (三)聚焦“打财断血”,强力推进执行攻坚。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严格“黑财”权属审查,确保应查尽查、应缴尽缴。霞浦法院审理的由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毛某春等人涉黑案涉案财产总类多、数量大、法律关系复杂等情况,及时抽调刑事、民事和执行部门优秀法官组成专案组,专题分类研究解决涉案财产查扣、取证问题,以点带面,为其他涉黑恶案件“打财断血”积累了经验。打通审执衔接堵点。市法院召开“打财断血” “黑财清底”专项部署会议和刑执部门联席会议5次,制定加强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财产处置及执行工作机制,打通审执衔接和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对审理上级挂牌督办案件和执行任务较重法院进行联合重点督导3次,压实责任,推动全市法院“黑财”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加大“黑财”执行攻坚。市法院将基层法院涉黑恶案件财产执行成效纳入年度执行质效考评,两级法院成立专门执行团队,组织开展涉黑恶案件“打财断血”专项执行行动18次,对进入执行程序的生效案件采取“一案一报告”方式,逐案逐人制定责任清单,实时动态跟踪每一件涉黑恶案件审判执行情况,有力提升财产执行力度,打通斩断黑恶势力经济基础的“最后一公里”。全市法院共立案执行涉黑恶财产刑案件64件,执行到位金额2145.08万元,其中,立案执行涉黑财产刑案件8件,执行到位金额306.27万元;立案执行涉恶财产刑案件56件,执行到位金额1838.81万元。

  (四)聚焦案件起底,深挖彻查犯罪线索。强化线索摸排。全市法院持续对各类案件和信访件开展大起底、大摸排、大梳理,研判可能存在黑恶势力犯罪及保护伞的线索并及时移送纪检监察、公安等有关部门处置。强化“一案三查”。市法院建立深挖彻查涉黑恶案件背后问题线索机制,把审查涉黑恶案件背后可能存在的“保护伞”“关系网”或其他腐败问题作为常规动作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做到每案必查、一案一表。强化核查反馈。采取统一领导、分类核查方式,组织纪检监察、立案信访部门认真核查中央督导组交办的举报信访件,确保全部在规定时限内核查完毕。认真开展查否线索“回头看”,对重点线索重新组织核查,确保“查实有凭,查否有据”。

  (五)聚焦行业清源,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加强司法建议。市法院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司法建议工作机制,实行“一案一策一建议”,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市法院共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48份,省扫黑办第21期简报肯定了我市法院发挥司法建议作用,积极推动专项治理的做法。突出重点领域。全市法院紧紧围绕社会综合治理中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的突出问题,通过涉黑恶案件审理中反映出黑恶势力存在的根源以及监管部门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指出问题、提出对策。在发出的司法建议中涉及金融放贷领域2份、社会治安领域23份、教育卫生领域5份、乡村治理领域2份、交通运输领域1份、工程建设领域2份、自然环保领域4份、信息网络领域2份、市场流通领域1份。强化跟踪问效。两级法院积极与被建议单位沟通协调,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共收到司法建议反馈39件,反馈率81%。市法院就一起涉黑案件中反映出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问题向市教育局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该案中16名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经帮教后,8人考入中专、中职学校,2人继续在初中部就学,6人就业,其中2人在省运会射击项目青少年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该司法建议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扫黑除恶“十佳精品司法建议”。

  (六)聚焦能力建设,选优配强专业力量。精选专业团队。注重政治、业务、作风素质并重,全市法院共抽调40名法官组建10个专业合议庭,确保每个法院至少有4名法官作为办案骨干,建立全市法院刑事审判法官专家组,组织开展审判实务研讨、案件审理指导,其中2名法官被省法院确定为全省法院系统扫黑除恶审判专家库成员。精研实战案例。市法院定期召开案件研讨会,实行“集中会诊”“点穴式会诊”,解读最新法律法规,结合个案审理运用,交流经验做法,提升法官专业司法能力。精心组织培训。市法院建立法律业务学习机制,组织参加上级扫黑除恶专项培训100余人次,组织开展全市法院涉黑恶案件审理培训会5场次,开展庭审观摩交流6场次,编发涉黑恶案件典型案例2期,并组织专业合议庭成员外出学习考察2次,学习借鉴兄弟法院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司法实践能力。

  (七)聚焦宣传发动,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坚持以案释法,结合涉黑恶典型案例庭审、宣判等时间节点,通过庭审直播、媒体宣传、网民在线互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判后答疑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案释法宣传教育活动。依托送法下乡、司法扶贫、法治宣讲等活动平台,把专项斗争知识和典型案例纳入法制宣传重要内容,共开展进社区、学校、农村等宣讲活动200余次。我市宣判的全省首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即被告人张某星等人涉黑案和全市法院10轮集中宣判的75件353人涉黑恶案件先后被法制网、福建法治报、闽东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形成强大的威慑声势。古田法院开展的“女法官快板宣讲队”送法下乡活动,充分展示人民法院和广大法院干警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良好形象,赢得广泛好评。全市法院发布内网动态信息200余条,编发扫黑除恶专刊23期,悬挂张贴、LED屏滚动播放标语、典型案例300余条,推送微信、微博公众号信息400余条等,市法院微信作品《扫黑除恶|真人漫说“套路贷”爆笑来袭!》荣获2019年度全国法院百优新媒体作品。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前一阶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离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目标要求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与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期待期盼还有差距。

  一是推进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专项斗争已经到了攻坚决胜期、“爬坡过坎”“啃硬骨头”关键期和总攻收官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压实两级法院政治责任,强化攻坚合力,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短板弱项,确保如期打赢专项斗争。

  二是“黑财清底”成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虽然经过开展执行专项行动,“黑财”处置成效得到明显提升,“黑财”存量得到了一定程度消化,但随着涉黑恶案件审理将进入攻坚冲刺阶段,特别是上级挂牌督办的重大涉黑恶案件均顺利审结,涉案财产执行工作增量将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压力将有增无减,重点案件“黑财”处置需要花更大气力攻坚破难。

  三是司法建议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司法建议是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一体落实、互相促进的重要抓手,但从前一阶段司法建议工作的落实情况看,有的机关、部门重视不够,部分司法建议反馈时间较长。推动司法建议的跟踪问效,需要法院更加主动加强与被发送单位有效沟通协调,确保件件有回音。

  四是长效机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按照重点在“建”字上下功夫、着力“建起来、建完善”的部署要求,树立边打边治边建理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建立健全案件办理、“打财断血”、实绩考核、落实从优待警、容错纠错等机制方面进一步深化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阶段,全市法院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为目标,始终坚定斗争决心,始终强化责任担当,始终保持工作力度,做到决心不变、目标不变、要求不变,尽锐出战、一鼓作气,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异答卷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一要坚持政治引领,推动目标任务再落地。进一步把思想和

  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专项斗争新形势,对标对表“六清”行动目标任务,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为全面展开扫黑除恶大决战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要坚持点面结合,推动案件清结再加速。紧盯“双百”攻坚目标任务,深入落实精细化项目化管理模式,始终把办案质量、效率摆在突出位置,抽调优势力量集中攻坚上级挂牌督办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黑恶案件,切实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案件定罪准确、量刑公正,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

  三要坚持审执融合,推动斗争战果再扩大。健全完善审判执行双向沟通反馈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畅通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提高“黑财”处置执行效率。紧盯“黑财清底”目标任务,常态推进“扫黑除恶 利刃行动”专项执行攻坚,做到量刑判罚处置三到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区分涉案财产和企业、个人的合法财产,切实厘清相关财物权属、性质与来源,切实维护合法权益。

  四要坚持强化队伍,推动攻坚能力再提升。坚持刀刃向内,深化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和“三个规定”专项整治,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与黑恶势力划清界限,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队伍。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培训研讨,互相借鉴学习,带动审判能力、案件质效整体提升。加强审判监督指导,持续编发典型指导案例,定期开展案件研讨会诊,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能力。

  五要坚持拓展延伸,推动长效常治再深化。完善“一案一策一建议”机制,加强与被建议单位沟通协调,结合普法宣传、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司法建议真正落地见效。结合案件审理、涉诉信访等工作,重点围绕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解决行业乱象。锚定长效常治决胜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建设,既做到全力攻坚“案件清结”“黑财清底”目标任务,又树立边打边治边建理念,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贡献闽东法院经验。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