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对2013年市本级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及201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宁德人大网更新时间:2016-11-7 15:26:09

  市人大常委会:

  《关于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对2013年市本级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及201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宁常审〔2014〕6号)收悉,按照《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等规定,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研究办理情况已征求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的意见。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增强增收后劲,提高收入质量问题

  市政府将着力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实在在”地做大我市经济总量。努力培植长效型、支柱性财源,增强财政增收后劲,逐步提高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性收入,特别是主体税种的比重,夯实财税收入基础。一是紧紧围绕建设“六新大宁德”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吃透用活中央和省、市各类财税优惠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探索建立产业联动机制,促进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我市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以及关键环节的投资和建设进度,大力发展石化、不锈钢、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尽快促成一批新的支柱性产业,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继续梳理深化我市跨越赶超行动计划的710个重大项目,加快天冠木薯乙醇、联德30万吨镍合金、亿利火车站站前广场等市本级重点项目以及沈海复线、京台高速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宁德核电二期、大唐火电三期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实行“一对一”服务,帮助做好银企、政企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好融资、用地、用电、用工等要素问题,增强重点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做大市本级财政收入“蛋糕”,切实提高市本级调控能力。三是在安排财政收入任务时,充分考虑与税收相关的经济指标的预期增长情况,结合税源实际,科学安排收入计划,以调动各方的执收积极性,为保证收入的真实性、可靠性确定合理目标。加强税收征管,依法征收、依法治税,消除征管盲点和难点,防止税收“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又不收“过头税”。进一步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突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征管措施到位。坚决制止预征、虚收、空转等违规增加财政收入的做法,优化收入结构,切实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二、关于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问题

  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意见,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此项工作:一是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大民生投入。在当前收入增长难度增加,刚性支出增长幅度加大,减支空间有限,财政收支双重压力加剧的情况下,市政府督促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厉行节约的有关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建设,努力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保障民生和支持经济发展,解决好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二是规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土地出让金。根据《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6〕68号)规定,市政府将合理安排土地出让金支出,优化调整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农村饮水、环境、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重。三是提高预算细化率、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市政府已要求市财政局进一步强化预算细化管理,完善财政监督体系,积极推进绩效预算改革,缩小预算代编的规模,切实提高预算到位率,确保财政资金支出的合规、安全,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针对预算支出进度问题,市政府已责令各部门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及时消化年初预算已下达部门待分配及零星追加财政资金,加快项目审核和资金拨付进度,不断增强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对预算支出进度管理不力的部门要求限期整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继续加大力度清理整合结余结转资金。市政府积极落实财政部、省财政厅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要求,加大市级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力度,加强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关于完善考核监管,提高资金效益问题

  为完善专项资金使用,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宁德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宁政〔2014〕5号),规范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细化率,逐步健全立项科学、管理规范、注重绩效、强化监管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切实保障资金使用的合法、安全、高效。市政府将进一步理顺市级与县(市、区)事权与支出责任,适度集中市本级财力,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整合下达各类补助资金,重点对民生工程、农业发展及县域特色项目等进行倾斜扶持,力争扶持一批见效一批。

  四、关于加大整改力度,提升审计实效问题

  市政府历来重视审计监督工作,隋市长在市政府会议上多次强调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整改、及时反馈。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市政府有关领导已研究部署,并责成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及时查明原因,按要求认真落实整改,有关整改和落实请况,市政府将按时限向市人大常委会做专题报告。同时,考虑到审计结果公开工作在我省尚处于起步阶段,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厦门市有关经验作法,结合我市实际,在不危及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建立审计结果公开机制,稳妥、规范地推进审计结果公开,逐步提升审计公信力和透明度,发挥审计在深化改革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五、关于深化预算改革,打造“阳光财政”问题

  市政府高度重视预算改革工作,将推进预决算、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打造“阳光财政”列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此项工作:一是改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做好预算编制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完善定员定额管理体系,推进基础信息库建设。结合市直机关会议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费等新标准,进一步调整公用经费标准,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体系,优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保障结构。加快推进部门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夯实预算编制基础数据,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水平。其次,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审查机制。各部门单位是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主体,市政府要求财政部门不断强化对部门预算的审查力度,通过与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采取科室审核、预算编审小组联审、局务会议审查等方式对部门预算进行审查,确保部门预算编制科学、完整、准确。第三,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召开市直预算单位财务负责人会议,加强单位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学习传达关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务法规等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从2015年起,除涉密部门外,所有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公开本部门和所属单位的收支情况、财政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等,切实提高预算透明度。三是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完整性。市政府出台了《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口径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宁政文〔2014〕261号),从2015年起,全面开展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四部分预算的编制工作,逐步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四部分预算由市财政综合平衡后,将共同纳入年度预算草案,按程序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六、关于完善预警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市政府十分重视债务风险防范工作,针对债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债务风险。一是严格控制新增融资规模,实行债务年度计划管理。遵循“量力而行、规模适度”的原则,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债务风险等情况,严格控制新增融资规模,合理确定年度融资计划,使其既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又能保持融资功能的可持续发挥。二是强化政府性债务规模、结构、安全性等方面的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以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为债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体系。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债务风险等,将债务规模控制在本级政府可承受的财力范围。三是加强偿债准备金管理。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保障政府性债务按时足额偿还,目前市本级已筹集偿债准备金3678万元,实行专户管理。下一步将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偿债准备金制度,充实偿债准备金,保证偿债准备金原则上不低于年末财政性资金应偿还债务的1%。

  专此报告。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