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26日至27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副市长黄建龙所作的关于农村卫生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近年来,我市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服务网络,大力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也存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薄弱,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匮乏,公共卫生保障能力较弱,新农合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海云工程”项目建设和乡、村两级基本药物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以下意见:
一、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基层卫技人才培养
进一步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有关政策的落实,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各乡镇人口和就诊病人的数量来决定财政投入和人员配备,做到资源精准配置。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本土医务人才。要抓紧研究乡镇卫生院人员招聘、流动等具体政策,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争取尽快将闽东卫校升格为大专或与省内外医科高等院校联合办学,为培养本地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平台。
二、完善保障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健全乡村医生收入多渠道补偿机制,市政府要督促各县(市、区)按标准向村卫生所发放药品零差率销售专项补助,解决实施药品零差率后乡村医生收入减少的问题。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探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探讨试行乡镇卫生院退休医生返聘乡村行医制度,充实村级卫生所力量。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闽东卫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三、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更新陈旧老化的常规医疗设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继续跟踪对接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结合创建全国社会扶贫创新协作试点县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扶持。建立健全上下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制度,积极争取省、市级医院对基层卫生院的帮扶,包括医生下派、资金设备扶持、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的帮扶活动,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乡村医生的医技水平。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和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积极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定期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推广海云工程,为农民提供便捷诊疗
将海云工程项目技能与应用操作培训融入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指导培训,提高乡村医疗整体水平。强化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与电信、数字办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项目与现有医改政策的融合,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在原有项目基础上,扩大覆盖面,拓展项目内容,深化各项创新成果的实践应用。尽早实现项目低价有偿服务,将海云工程检验检查项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与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方式相挂钩,逐步实现检验检查项目收费并入村卫生所新农合普通门诊报销范围,以提高乡村医生推广“海云工程”的积极性。
五、完善乡、村两级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
加强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加大对药品供货的监督力度,确保乡、村两级药品配送到位。为村卫生所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基本药物品种,方便村民用药。加大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力度,促进新农合工作顺利开展。
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结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组建医疗集团的契机,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加强人、财、物管理,切实解决当前我市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以上审议意见,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并自收到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之日起九十日内,将研究处理情况送交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征求意见后,向常委会提出报告。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
2014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