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宁德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宁德人大网更新时间:2016-11-7 11:39:33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了推进我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相关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青云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于8月19日至21日先后深入福安、寿宁、福鼎、霞浦、蕉城和东侨经济开发区,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情况调研,实地察看了11个污水处理厂,并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 8月26日,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作为小城镇建设、生态市创建的重要内容,纳入县、乡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多次召开调度会、工作推进会和约谈会,定期开展督查,不断强化组织推动;市县有关部门围绕目标任务,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项目规划审批、技术把关、指导监督等工作;县乡两级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努力加快项目申报、征地、招商、筹资及工程实施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目前,我市已完成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及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全市共建成13座污水处理厂及21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至2013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2.5%以上,其中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6.98%,所有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均已达80%以上。

  1、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情况。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城区已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并运行,共9 座,总设计日处理能力19.5万吨,实际日处理量20.15万吨,建成污水管网346.4公里。其中,市本级贵岐山、福安市污水处理厂在2013年全省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考核中获得优秀。

  2、国家、省级(含参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情况。我市国家级、省级(含参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污水处理厂按照要求要在2014年6月底前全部建成。其中,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赛岐镇、太姥山镇目前已建成投入试运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乡镇污水处理厂2座,目前牙城镇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大部分主体工程基础建设,准备进行设备安装;飞鸾镇污水处理厂刚动工建设。参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乡镇污水处理厂2座,目前南阳镇完成部分厂区主体工程建设,污水管网正在建设中;大甲镇开始进行主体工程建设。

  3、“六江两溪”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我市涉及“六江两溪”( 闽江、九龙江、敖江、汀江、晋江、龙江、木兰溪、交溪)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乡镇有39个,要求2015年全部实现污水处理。目前,福安赛岐、寿宁竹管垄已投入试运行,占任务5.1%;福安甘棠、城阳、坂中,柘荣乍阳、双城、城郊、东源、英山,古田杉洋、鹤塘、卓洋,周宁狮城、浦源等13个乡镇已完成设施建设,占任务33.3%;古田大甲,寿宁大安、南阳,蕉城洋中已动工建设,占任务10.3 %;福安穆阳、上白石、潭头、社口、溪潭、下白石、康厝、穆云等8个乡镇正在委托代理编制招标文件,占任务20.5%;寿宁斜滩、武曲、芹洋、坑底、犀溪、平溪、清源8个乡镇完成方案编制,占任务20.5%;福安湾坞、霞浦柏洋、福鼎管阳、周宁七步4个乡镇正进行可研,占任务10.3%。

  4、其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剩余的65个乡镇,按照要求2018年前要全部实现污水处理。目前,古田水口、黄田,福鼎贯岭,柘荣堵坪、宅中、黄柏、富溪完成建设;蕉城赤溪、屏南双溪动工建设;屏南长桥完成环评报告;其余55个乡镇大部分都尚未启动前期工作。

  5、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情况。我市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0个,分别为东侨(漳湾园区、塔南园区)、福安、福鼎、寿宁、周宁、屏南、古田、柘荣、霞浦、三都澳园区。目前,东侨塔南园区、古田、福鼎3个工业园区已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东侨漳湾园区建成宁德北区污水处理厂、福安经济开发区建成赛甘污水处理厂;霞浦经济开发区将接入在建的霞浦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寿宁工业园区将接入在建的南阳镇污水处理厂,其余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至今未动工。

  二、主要问题

  1、推进速度不理想,项目建设进度明显滞后。总体上看,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既定目标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一是部分综合改革试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滞后。距离时限要求最后3个多月,飞鸾镇才刚开始动工建设;牙城镇、南阳镇、大甲镇尚在建设中,赛岐镇、太姥山镇未实现正常运行。二是涉及“六江两溪”流域1公里范围内污水处理目标任务的大部分乡镇项目进展缓慢。三是县市改建扩容项目进展不理想。霞浦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按要求今年10月底完成,但目前只完成厂区生物池、调节池底板建设。福安市柳堤污水处理厂要求在今年底完成异地新建扩建,但目前才开始基础浇注。四是部分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仍有6个园区目前还未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其中寿宁、霞浦2个园区在建,周宁、屏南、柘荣、三都澳4个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尚未启动。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前期观望多,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用时过长;建设用地征地难度大,耗时长;一些单位和运营商对业务不熟悉,无法统筹兼顾,设备采购与安装及调试衔接不好,工程建设进度受影响;地方政府的组织推动力度也是其中重要的主观因素。

  2、管网配套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与进水浓度不达标。一些地方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重建厂、轻管网”的现象,污水实际收集率不足、进水浓度不高,造成部分污水处理厂达不到设计处理能力,影响减排效果。山区县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和进水浓度基本达不到规定要求,已建乡镇目前还都不达标。如设计处理能力1万吨/日的赛岐镇、太姥山镇污水处理厂,实际日处理量分别为0.32万吨和0.55 万吨,进水COD浓度平均都达不到100。主要原因:一是主管建设滞后。大部分县市城区只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新区主干管的铺设,老城区主管建设因历史和资金原因,目前只能沿主干街道建设,一些巷道的管网不完善,一些高密度的老旧城区和沿河地带往往是直排渗透解决。二是雨污分离不彻底。大部分县市老城区管网布局不合理,不能实现雨污分流;新城区主管进行了雨污分流,但大多数支管和生活区未进行雨污分流。部分县乡用已建成的排水管网作污水管网,存在其他水源渗入管内现象。三是部分县市、乡镇污水管道年久失修或当初建设质量不高,“跑冒漏滴”现象严重,沿河铺设污水管存在河水渗入管内的问题。四是支管与主管、支管与一家一户未全部连接,特别是老城区这种现象更严重。此外,一些地方生活污水大多经过了小区化粪池沉淀分解,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也造成污水浓度下降。

  3、企业运行不稳定,监管服务有待加强。目前,我市污水处理厂主要有两种运营方式,市本级、寿宁县、屏南县污水处理厂由政府建设运营,其他大部分属于BOT模式。从调研的情况看,除了福安、福鼎、霞浦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营基本正常外,其他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出水水质未达要求;有的工艺处理不到位,活性污泥培养差;有的在线监控设施未联网;有的污泥处理不到位;赛岐镇、太姥山镇等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已久,但一直未能正常运行,无法验收;个别运营商甚至出现为减少运行成本,存在晴天开、雨天关,白天开、晚上关现象, 甚至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更为集中的污染。主要原因是,一些运营商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不愿投入,技术人员少,对设备不愿耗费过多的人力、财力去维护;委托监测和在线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工作未落实;个别BOT模式的污水处理厂因为有政府保底运营费保证,存在不够负责任现象。此外,相关部门对企业的运营监督服务不够也是一方面原因。

  4、建设与营运资金缺口大,财政负担偏重。主要有五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县乡两级自身无法配套,主要靠上级项目资金补助,缺口较大,影响项目推进。二是管网建设与管网维修资金明显不足。县乡两级财政普遍困难,难以安排专门资金投入,更多依赖向上争取项目来推动。三是社会资金投入难。有的县特别是乡镇的污水处理规模相对较小、利润少,难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如寿宁县列入“六江两溪”流域1公里范围的12个乡镇,按已建项目投资标准,每个乡镇至少需要2000万元,投资过大,社会资金参与意愿不多。四是污水处理成本与收费标准不相适应。我市污水处理费单价最低的0.68元,最高的1.26元,平均单价0.87元,但目前大部分仍执行2008年物价部门批准的0.8元/吨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缺口大。如霞浦县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总成本达到0.90元/吨,加上合理的投资回报率,污水处理收费应为1.05-1.08元/吨。而寿宁县的污水处理费还未开征。五是大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费征收难,将直接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营经费短缺,运营管理难以为继。

  三、几点建议

  1、更加注重组织推动,切实加快建设进度。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目标任务抓落实,采取倒逼办法,加大督查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力争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一要加快霞浦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福安市柳堤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建设进度。二要推动福安、福鼎市继续完善赛岐、赛甘、太姥山等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和管网建设,提升进水量和进水浓度,实现稳定运行。推动霞浦牙城、蕉城飞鸾、寿宁南阳、古田大甲等乡镇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三要对涉及“六江两溪”流域1公里范围内污水处理目标任务的乡镇,已在建的要督促上足人力机械,加快建设,并抓紧与设备厂家对接,抓紧调试;要督促其他乡镇加快前期工作,早日开工。四要切实加快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五要统筹策划,尽快明确其他乡镇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具体时限,倒计时安排建设计划,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2、更加注重关键问题,切实提高污水收集率与浓度。要把建设和完善污水配套管网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来持续推进,分步、分阶段抓紧组织实施。一要充分重视管网配套建设。按照“厂网并举”、应接尽接,能接尽接的原则,各级政府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管网改造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设,特别要将生活区、商业区、学校、公厕的污水等接入管网。二要加快建设完善雨污分流系统。对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应统一规划,做到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运营。各地新建的住宅小区雨污管网建设要严格按规划实施,否则政府有关部门不予验收。三要加强对污水收集管网的管理维护。在全市范围开展一次管网检查维护活动,及时修复破损管道,确保管网稳定运行,稳步提高污水收集率、COD浓度。

  3、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镇设施建设。我市大部分乡镇规模较小,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特点、成本较低、简单实用的处理工艺,不能盲目攀比自动化程度和先进工艺的使用,以免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对于未达到人口规模、人口分散、污水量少或者受地形地貌条件限制无法建设集中处理的,可选择建设氧化塘或分片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路子。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议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县级为单位,将分散的小型污水处理项目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集中打包进行市场招标,以保证投标企业能够实行规模化运营,降低运营成本;或在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引入第三方环保企业进行专业化运营,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的问题。

  4、更加注重运营监管,切实发挥节能减排作用。一要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控制和减少排污总量,规范排污行为。二要尽快制定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明确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以便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管。成立污水处理管理机构,落实必要的人员、经费,强化日常监管。三要认真履职,形成监管合力。环保部门要履行环境监察职能,切实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管和环保目标责任的考核,并做好技术指导,定期不定期地对污水收集率、处理率、达标率等进行检查,依法严格进行责任追究;住建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污水处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确保设施运行正常;物价部门要充分论证污水处理费的收取,兼顾政府、群众、投资者三方的利益。

  5、更加注重投入支撑,切实保障项目有效实施。一要加大政府投入。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纳入年度预算安排,尤其是在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与维修上列出专项资金,并整合城镇建设配套费等资金给予支持。建议市财政对乡镇管网建设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适当补助。二要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抓紧时间完成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争取国家、省支持做充分准备工作。三要建立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努力收足排污费,促进污水治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调研组

  2014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