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4年9月29日在宁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宁德人大网更新时间:2016-11-7 11:37:58

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黄建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隋军市长委托,现就我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切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是实现我市节能减排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十一五”以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的议题,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督查督办、规划先行、狠抓工程建设、筹措建设资金等强有力措施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建成蕉城区、东侨经济开发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古田县、周宁县、柘荣县、屏南县、寿宁县等10个县(市、区)的13座污水处理厂及21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24万吨,实际日处理量21.28万吨,建成污水管网377.7公里,正常运行31个,试运行3个,2013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为82.5%;正在动工建设的污水处理厂8座,预计年底能投入试运行。

  (一)市本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

  市本级污水处理厂(宁德市贵岐山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4万吨/日,采用Carrousel-2000型氧化沟工艺,已建成污水配套管网88.2公里,实际进水量为4万吨/日。

  为提高贵岐山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更有效地收集中心城区的生活污水,提高减排效率,2013年在中心城区启动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6872万元,总工期30个月,改造雨、污管道49.8公里,目前已完成蕉城区侨兴路至富春东路污水中途提升泵站的污水主管网建设和逸涛小区、建闽小区、长兴城、金玉良城等16个小区以及东湖新村1处低洼地共约6.2公里的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从原来的150左右提高至190左右,进水量维持在4.0万吨/日。

  (二)各县(市)已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情况

  我市8个县(市)已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及21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其中,福安市完成福安市污水处理厂、赛岐镇污水处理厂及甘棠镇、城阳乡、坂中乡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4.5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66公里;福鼎市完成福鼎市污水处理厂、太姥山镇污水处理厂及贯岭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6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56.2公里;古田县完成古田县污水处理厂及杉洋镇、鹤塘镇、卓洋乡、水口镇、黄田镇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3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26.3公里;霞浦县完成霞浦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2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28.8公里;周宁县完成周宁县污水处理厂及狮城镇、浦源镇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0.8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24.8公里;柘荣县完成柘荣县污水处理厂及乍阳乡、双城镇、城郊乡、东源乡、英山乡、堵坪乡、宅中乡、黄柏乡、富溪镇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3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30公里;寿宁县完成寿宁县污水处理厂及竹管垄乡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0.8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23.2公里;屏南县完成屏南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1万吨/日,建成配套管网22公里。

  (三)全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

  我市共有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4个园区已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其中福建古田工业园区、福鼎工业园区等2个已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东侨经济开发区漳湾园区建成宁德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处理能力5000吨/日,2012年8月投入运行,当前进水量为4500吨/日;福安经济开发区建成赛甘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2万吨/日,2013年投入运行,当前进水量为8000吨/日。

  (四)目前在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在建污水处理厂8座,其中福安市柳堤污水处理厂,选址在坂中乡柳堤村,设计总规模7.5万吨/日,近期设计规模5万吨/日,采用Carrousel-2000型氧化沟工艺,目前完成投资8070.2万元,预计年底能投入试运行;霞浦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于2012年启动建设,设计处理能力2万吨/日,采用CAST工艺,计划建设配套管网30.755公里,采用BOT运作模式,目前完成厂区生物池、调节池底板建设,管网12.2公里,预计年底能投入试运行;霞浦县牙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0.4万吨/日,采用卡鲁赛尔氧化沟+紫外线消毒工艺,目前已完成大部分主体工程基础建设,预计9月份进行设备安装,年底能投入试运行;蕉城区飞鸾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0.1万吨/日,采用生物转盘工艺,已动工建设,预计年底能投入试运行;寿宁县南阳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0.5万吨/日,采用生物转盘工艺,目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附属楼建设,预计年底能投入试运行;古田县大甲乡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0.5万吨/日,采用生物转盘工艺,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

  (五)“六江两溪”及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到2020年全省必须完成乡镇所在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分阶段分步实施,今年主要重点在“六江两溪”流域的乡镇。我市涉及“六江两溪”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乡镇有39个。目前,福安市甘棠镇、城阳乡、坂中乡,柘荣县乍阳乡、双城镇、城郊乡、东源乡、英山乡,古田县杉洋镇、鹤塘镇、卓洋乡,周宁县狮城镇、浦源镇,福安市赛岐镇、寿宁县竹管垄乡等15个乡镇已完成设施建设;霞浦县柏洋乡、福鼎市管阳镇,周宁县七步镇等3个乡镇已启动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可研编制和初设;福安市湾坞镇、穆阳镇、上白石镇、潭头镇、社口镇、溪潭镇、下白石镇、康厝乡、穆云乡等9个乡镇正在委托代理编制招标文件;寿宁县斜滩镇、武曲镇、芹洋乡、坑底乡、犀溪乡、平溪乡、清源乡、托溪乡等8个乡镇正在进行方案编制;古田县大甲镇,寿宁县大安乡、南阳镇,蕉城区洋中镇等4个乡镇已动工建设。

  其余乡镇已完成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如古田县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完成了水口镇、黄田镇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福鼎市结合产业园建成贯岭镇污水处理厂;柘荣县结合创建生态县完成了堵坪乡、宅中乡、黄柏乡、富溪镇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蕉城区赤溪镇开始动工建设;屏南县双溪镇厂区及配套管网均已动工建设,长桥污水处理厂完成环评报告。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高度重视,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大举措,列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巡查时的必查项目。市政府成立了“宁德市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市长担任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市住建局。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县(市、区)项目建设和运营负总责,分管的副县(市、区)长为直接责任人,对本县(市、区)项目建设和运营负具体责任。市委廖小军书记经常听取各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汇报,亲临项目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多次对按时保质完成工程建设工作做重要批示;市政府隋军市长先后多次主持有各县(市、区)长参加的调度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市人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分关心,多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视察、调研,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市直相关部门强化协作,形成合力,采取对各县(市、区)实行挂点督办制度,共同推动污水处理实施建设,市政府办、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审计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等单位组织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检查指导,及时帮助县(市、区)完成工程选址、环评、技术指导,并负责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情况实行专项跟踪督察,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落实工作责任。近几年来,市政府一直将城镇污水处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各县(市、区)长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环保目标责任书(2011-2015年)的通知》(宁政文〔2012〕9号)、《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意见》(宁政办〔2014〕104号)。每年组织人员对各县(市、区)开展年度污水处理费用征收情况、污水处理率完成情况和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将相关情况反馈市政府有关领导,并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中建设项目和处理率要求以及处理设施不能运行或运行率低的县(市、区)予以通报。

  (三)强化技术指导。为推动乡镇污水设施建设,住建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对基层住建部门的政策学习、技术培训。通过对《住建部关于印发县(市)域城乡污水统筹治理导则(试行)的通知》(建村〔2014〕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政〔2013〕57号)和《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2014〕7号)文件学习,使基层住建部门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选择好污水处理技术线路,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省住建厅的要求,实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评估制度,将评估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运营费用的重要依据。限期安装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省环保厅联网。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运行的污水处理厂限期整改。

  (四)多方筹措资金。按照省里的时间节点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一是各县(市、区)每年从征收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城市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如中心城区投入6872万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一期。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专项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3年争取中央、省级资金8918万元,2014年已争取中央、省级资金3250万元。三是多渠道鼓励实力强、信誉好、有基础的环保企业投资建设污水处理项目,实行规模化经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一是古田、周宁、柘荣、屏南、寿宁等山区县由于配套支管建设进度滞后,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一直无法提高。二是各县(市、区)老城区雨污管网改造滞后,无法有效收集污水。三是福安市赛岐镇污水处理厂、赛甘污水处理厂、福鼎太姥山镇污水处理厂由于厂网建设不同步,导致进水量偏低,建成至今未实现正常运行。

  (二)地方政府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够重视。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还没有真正摆上地方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没有及时掌握、协调、督促落实前期、征迁、建设各环节工作,进度缓慢。配套项目的管理班子薄弱,不熟悉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省政府要求寿宁南阳、霞浦牙城、蕉城飞鸾、古田大甲等4个省级试点镇必须在6月底前建成,但目前仍未建成。“六江两溪”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乡镇39个乡镇仍有20个尚未动工建设。

  (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一是部分污水处理项目选址后,受到周边村民的反对和干扰,地方群众工作没有突破,征地工作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如福鼎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是定位不清,导致工艺和处理方式变更影响进展,如福安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工艺反复变更,近期才明确。三是资金缺乏,我市乡镇普遍财力薄弱,部分县(市)未按照今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2014〕7号)文件精神,采取捆绑招商等政策引进社会资金建设,甚至尚未考虑整体资金拼盘,未能及时安排配套资金,仅靠乡镇自筹解决,严重影响进度。

  (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污染减排重点工作的意见》(闽政〔2013〕54号)和市减排办《关于加快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工作的函》(宁市减排办〔2014〕9号)的要求,所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必须在2014年底前全面实现污水集中处理。但是,我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中仍有6个园区未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其中福建宁德三都澳经济开发区、福建周宁工业园区、福建屏南工业园区、福建柘荣经济开发区等4个园区污水厂建设严重滞后。

  四、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加大融资方式,引进社会资金。一是增加污水管网建设投入,各县(市、区)政府必须加大管网资金投入,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各辖区内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建设,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和进水量。二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2014〕7号)的文件精神及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污水处理产业化政策,引进社会资金,采用BOT、EPC、CPT、TOT等方式,破解资金难题,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加快推进省级小城镇项目建设。继续完善赛岐、赛甘、太姥山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特别是镇区污水管网的建设,提升进水量和进水浓度,尽快实现稳定运行。强化督促推进寿宁南阳、霞浦牙城、蕉城飞鸾等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污水处理工程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三)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继续将城镇污水处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各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各县(市、区)长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同时加大环保专项督查,促进项目的有序推进。督促各县(市、区)按照省住建厅要求的时间节点,倒排建设计划,2014年底完成辖区内所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及省级试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六江两溪”流域周边1公里范围的部分乡镇要争取开工建设,2015年“六江两溪”流域周边1公里范围乡镇要全部实现污水处理,2018年底前所有乡镇要全部实现污水处理。

  (四)加快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严格按照省政府和省市减排办要求,采取摘牌、限批等措施推动已有项目入驻且产生污水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治理设施。

  (五)强化环保监管。市、县级环保部门要做好各地污水处理厂每季度的监督性监测、监察及出水在线比对监测工作,各地环保部门每月应对污水处理厂实施不少于一次监测、监察,监测进出口浓度和水量,并及时向政府和住建部门反馈,积极指导企业做好中控系统运行参数的联入、备份存档,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的异常报备,相关档案台帐规范完善等工作。

  (六)确保运行经费足额到位。督促各县(市、区)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征收的污水处理费要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足额用于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不足部分财政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同时要求市财政局做好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费使用的监管,会同市住建局对贵岐山污水处理运行费及市本级污水管网维护费用进行重新核算,分开拨付。

  (七)加快市本级东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快东区污水处理厂的前期工作,争取在今年底前能完成施工方案的评审、论证及施工手续的报批,明年初动工建设。同时要继续加快推进城区雨污改造一期工程,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的浓度。

  (八)加强政策指导。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出台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提高我市排水排污的监督管理水平,拟出台《宁德中心城区排水管理办法》,有效遏制中心城区乱排污水现象。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