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
10月27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副市长郑雷声所作的关于市中心城区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近年来,市政府把市中心城区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来抓, 以创城、创园活动为契机,加大攻坚整治力度,城市形象有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脏乱差现象仍较突出、基础设施不完善、长效机制不健全、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以下意见:
一、持续重视,解决城市整治短期行为问题
要把城市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创城”、“创卫”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常态化、制度化,特别是将全国文明城市创评指标转化为城市管理的考核指标,更好推进工作开展。树立打持久战精神,把日常整治与专项整治、突击整治结合起来,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就建立一个机制、跟上一个制度”,避免走“突击一阵子、检查花架子、过后老样子”的老路。
二、科学谋划,解决城市建设欠账问题
一要完善城市管理规划。加快城市道路、农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等城市配套设施的专项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确保规划执行落实。二要推进城区路网优化提升。大力增加和拓改支路,打通断头路,预留过街天桥用地,减少道路交叉口冲突面积。尽快建成闽东中路,完成聚宝路、敬老路改造,争取开工建设富春东路与福宁南北路口连接线、沈海高速路高架桥景观路与万安路连接线。同时,要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车辆指挥分流设施,全面梳理整顿交通标志标识。对天王路、八一五东路、中医院、鹤峰路中段气象台等易堵塞和隐患路段,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三要重视停车场建设管理。今后凡新建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公共场所等,应依法强制配套建设停车场;充分利用辖区内闲置空地和公房,修建临时过渡公共停车场、立体机械停车场;城区周边要规划建设大中型车辆停车场,解决货运车辆无处停放问题。对商住区、住宅区挪作它用的停车场,开展专项清理、限期整改。同时,市政府应完善中心城市停车管理办法,实行阶梯式收费,促进停车泊位流转。沿街具备条件的公共服务单位的地上、地下停车场定时对外开放,方便群众短时停车。四要加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在蕉城尽快规划新建1-2个农贸市场,市相关部门要配合东侨加快逸涛小区市场和兰桥农贸市场审批建设。五要注重环卫设施配套建设。抓紧完成《宁德市中心城区环卫专项规划》修编,加快金涵、贵岐、塔山等3座环卫垃圾中转站和中心城区环卫专用停车场建设,按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好公厕、垃圾桶、果皮箱等设施。六要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充电桩)应与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优化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增加公交班次,主干道实行限时公交,将公交线路引入侨兴路等次、支道路和金域兰湾等居民区,建设东侨公交公司始发站,方便居民健康出行。七要建设智能城市管理系统。以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为依托,建成集信号控制、流量检测、交通诱导、路面监控等于一体的交通指挥中心。依托两区环卫所,加快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学习厦门、三明等地经验,尽快建立集环卫、交通、城管等多部门联合的城市管理综合智能系统,整体提升管理水平。
三、强化监管,解决城市管理顽症问题
一要不遗余力“治乱”。研究重点时段、重点地段交通疏导方案,探索分类分层、分时分段、因地制宜的差别化管理方法,科学调整勤务安排。常态化严查酒(毒)驾、机动车乱“加塞”、黑车运营、飙车、乱掉头、乱停放、闯禁行、行人闯红灯等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规范路面行车秩序。加强电动摩托车为主的非机动车规范整治,开展占用公交车道专项清理活动。市交警支队要学习先进城市的经验,聘请专家出谋划策,研究科学设立交通标志、标识等办法措施,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二要不留死角“治脏”。环卫部门要坚持常态化管理,加大巡查监管,认真落实保洁责任制,增加作业班次,提高机扫率、垃圾转运率、保洁面,加强公厕、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管理;主动与城管部门、街道、社区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背街小巷等处的垃圾死角死面,如贵岐山污水处理厂东侧的垃圾堆;科学设置若干袋装建筑垃圾便民临时投放点。选择有条件的场地作为废旧家具、家电和装修垃圾消纳场,纳入城管部门统一监管范围。要加大渣土车运输监管和处罚力度,解决工地出入口污染、扬尘防治、渣土车滴洒漏等突出问题。也可探讨在渣土车标明车主单位(个人)名称、监督电话,试行拍摄举报有奖,发动社会共同监督。要加强内河沟渠及东湖水域治理,严厉打击东湖捕鱼、炸鱼、电鱼、乱倒垃圾等行为。三要妥善解决占道经营问题。合理设置一些疏导点,实行定点定位定时管理。如对季节性果蔬占道经营问题,可划定适当地段引导约束。对于目前市区夜市大排档、露天烧烤等经营分散、油烟污染、阻碍交通、噪声扰民的问题,可选择合适地点分若干处相对集中经营来化解。对万达广场、郦景阳光等小区周边道路被商家圈占现象,要强化沟通,专项整治,还路于民。四要坚持一线精细化管理。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相结合,勤于监管,敢于碰硬,并加强说服教育,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四、落实责任,解决工作机制不完善问题
一要明确责权、理顺体制。市政府应尽快健全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考核奖惩上来。两区要加强城管、交警、环卫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承担起属地管理责任。街道、社区要深化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人,消灭管理死角和盲点。对于城乡结合部和新开发组团(片区)等特定区域,要明确责任主体。市、区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交叉行使的管理职能,应建立事前告知和定期通报等联系沟通制度,避免推诿扯皮。二要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市本级应合理安排中心城区交通环卫基础设施改造和维护专项资金;尽快把中心城区设立的七个交警中队配备到位。环卫工人的相关待遇要倾斜照顾。三要创新举措、市场运作。按照“投、建、管、用”逐步分离原则要求,深化市场化运作。如加大城区保洁外包力度,鼓励民间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允许谁制作广告谁出钱做果皮箱等。四要协调联动、严格督导。尽快调整充实市容环境卫生及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综合考评领导小组,建议将办公室挂靠市政府办,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与市政府督查室协同,与新闻媒体联合行动,并将考评工作列入政府绩效管理范畴,加强督导检查通报,促进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五、注重宣传,解决文明意识薄弱的问题
一要突出媒体宣传。发挥报纸、电视等传统宣传阵地和微博、微信、短信等新兴媒体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常态化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胆报道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二要拓展宣教形式。深入学校、企业、单位和社区,开展争创示范小区、文明街道、卫生模范户、环保公益活动等,引导市民自觉遵守文明规范。特别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切实担负起各自职责。三要密切交流互动。加快城市管理互动网络建设,建立市民反映问题机制,通过专家咨询会、意见征求会、听证会、电视访谈、网络互动对话等形式,加强沟通,加深理解,形成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良好氛围。
以上审议意见,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并自收到审议意见之日起九十日内,将研究处理情况送交市人大常委会环境城建工委征求意见后,向常委会提出报告。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
2015年11月3日